即
复制即
jíㄐㄧˊ详细解释
动
1.近、靠近、投向。
《论语•子张》:“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
若即若离、可望不可即。
2.到、登上。
即位。
3.是、便是。
《史记•卷六三•老子韩非传》:“儋即老子。”
形
◎当下。
《后汉书•卷五一•陈禅传》:“夷贼素闻其声,即时降服。”
副
1.便、就。
《史记•卷一○九•李将军传》:“度不中不发,发即应弦而倒。”
凭票即付、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。
2.立刻。
《左传•隐公四年》:“此二人者,实弑寡君,敢即图之。”
立即出发。
3.就是。
《左传•襄公八年》:“非其父兄,即其子弟。”
连
◎若、假使。
《吕氏春秋•慎行览•疑似论》:“置鼓其上,远近相闻,即戎寇至传鼓相告。”
即使。
即
jíㄐㄧˊ详细解释
1.靠近;接近。
若即若离、可望而不可即。
2.登上;到。
即位。
3.就是。
非好即坏、非此即彼、番石榴即芭乐。
4.就;便;立刻。
一触即发、挥之即去、稍纵即逝。
5.介词。引进动作靠近的地方、环境等,相当于“就著”、“当著”。
即景、即席演讲、即兴表演。
6.连词。连接分句,表示假设与让步,相当于“即使”、“就算”。
即无经济支援,他在事业上仍闯出一片天。
7.姓。
详细解释
动
1.近、靠近、投向。
《论语•子张》:“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
若即若离、可望不可即。
2.到、登上。
即位。
3.是、便是。
《史记•卷六三•老子韩非传》:“儋即老子。”
形
◎当下。
《后汉书•卷五一•陈禅传》:“夷贼素闻其声,即时降服。”
副
1.便、就。
《史记•卷一○九•李将军传》:“度不中不发,发即应弦而倒。”
凭票即付、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。
2.立刻。
《左传•隐公四年》:“此二人者,实弑寡君,敢即图之。”
立即出发。
3.就是。
《左传•襄公八年》:“非其父兄,即其子弟。”
连
◎若、假使。
《吕氏春秋•慎行览•疑似论》:“置鼓其上,远近相闻,即戎寇至传鼓相告。”
即使。
即
jíㄐㄧˊ详细解释
动
1.近、靠近、投向。
《论语•子张》:“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
若即若离、可望不可即。
2.到、登上。
即位。
3.是、便是。
《史记•卷六三•老子韩非传》:“儋即老子。”
形
◎当下。
《后汉书•卷五一•陈禅传》:“夷贼素闻其声,即时降服。”
副
1.便、就。
《史记•卷一○九•李将军传》:“度不中不发,发即应弦而倒。”
凭票即付、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。
2.立刻。
《左传•隐公四年》:“此二人者,实弑寡君,敢即图之。”
立即出发。
3.就是。
《左传•襄公八年》:“非其父兄,即其子弟。”
连
◎若、假使。
《吕氏春秋•慎行览•疑似论》:“置鼓其上,远近相闻,即戎寇至传鼓相告。”
即使。